初出茅庐这个成语出自《三国演义》。故事的主人公是诸葛亮,他是蜀汉的丞相,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。
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,当时天下大乱,群雄割据。刘备为了寻求贤才,三顾茅庐,终于请到了诸葛亮。诸葛亮当时住在隆中的茅庐里,过着隐居的生活。
刘备第一次去拜访诸葛亮时,诸葛亮正在睡觉。刘备没有打扰他,等诸葛亮醒来后,两人交谈甚欢。刘备对诸葛亮的才华十分敬佩,但诸葛亮却谦虚地说:“我初出茅庐,还不足以辅佐明主。”刘备坚持要请诸葛亮出山,诸葛亮见刘备诚意十足,便答应了他的请求。
后来,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,逐渐壮大势力,**建立了蜀汉政权。在刘备去世后,诸葛亮继续辅佐刘备的儿子刘禅,为蜀汉的稳定和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“初出茅庐”这个成语后来用来形容一个人刚开始做某件事情,还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,但具有很大的潜力。以下是成语故事的具体情节:
刘备三顾茅庐:刘备为了寻找贤才,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。第一次诸葛亮正在睡觉,刘备没有打扰他;第二次诸葛亮出门,刘备留下一封信;第三次刘备亲自前往,终于见到了诸葛亮。
诸葛亮初出茅庐:诸葛亮在隆中隐居多年,虽然才华横溢,但并未出山。刘备三顾茅庐后,诸葛亮答应出山辅佐刘备。
诸葛亮出山后的成就:诸葛亮在刘备的辅佐下,为蜀汉立下了赫赫战功,成为蜀汉的丞相。
诸葛亮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:诸葛亮在辅佐刘禅的过程中,一直兢兢业业,为国家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。**,他在五丈原病逝,享年五十四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