丧家之犬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,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。它原义是失去主人,无家可归的狗,比喻失去依靠,无处投奔的人。
这个成语的背后有一个深刻的历史故事:
孔子经常带着学生游历各诸侯国,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。有一次,孔子到了卫国,由于不受卫灵公重用,便离开卫国去了陈国。
孔子等人来到陈国境内,粮食吃完了,随从们都很饥饿。子路想到前面有一个小村庄,就建议去那里借宿。孔子说:“这里是卫国的边境,恐怕不安全。”可是,如果去求助于别人,又恐怕被拒绝,怎么办呢?子路想了想,说:“君子也有穷乎?”孔子说:“君子能安守穷乎?”子路说:“君子能在外乎?”孔子说:“君子能事父母乎?”子路说:“能。”孔子说:“君子也有穷乎?”子贡说:“君子能安守穷乎?”孔子说:“君子能事父母乎?”子贡说:“能。”
孔子等人来到一个丧家之犬的家,向主人请求帮助。主人见他们饿得不行,就给了他们一些食物,让他们住了一夜。第二天,孔子等人给了主人一些钱物,表示感谢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即使身处困境,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,不要放弃希望。***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,互相帮助,共同度过难关。
“丧家之犬”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那些失去依靠、无处投奔的人,提醒我们要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,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