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休(222年-250年),字子烈,吴郡富春(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)人,三国时期东吴皇帝孙权的孙子,孙和之子,母为全尚女。
孙休于公元252年继位,是为景帝。他继位之初,国力已经大不如前,内部矛盾重重。孙休在位期间,国家政治相对稳定,经济也有所恢复。
以下是一些关于孙休的故事:
- 立太子
孙休即位后,为了稳定国家政治,决定立太子。经过一番考虑,他**决定立自己的儿子孙亮为太子。此举得到了大臣们的支持,也为后来的东吴政权稳定奠定了基础。
- 亲政与放权
孙休在位期间,他亲自处理国家大事,力求恢复国家政治。**,由于年事已高,他开始放权给年轻的大臣们。其中,最著名的是陆逊的儿子陆抗。陆抗在孙休的支持下,成功稳定了边疆,巩固了东吴的统治。
- 治理国家
孙休在位期间,重视农业发展,减轻百姓负担。他下令免除赋税,减轻徭役,使得百姓生活得到改善。***他还注重选拔贤能,任用人才,使得国家政治逐渐稳定。
- 晚年生活
孙休晚年,由于身体原因,他开始减少处理国家大事,将权力交给了陆抗等人。**,他在晚年仍然关心国家大事,努力维护国家稳定。
- 去世
孙休于公元250年去世,享年29岁。他在位期间,虽然国家政治相对稳定,但国力已经大不如前。他的去世,使得东吴政权陷入了更加动荡的时期。
孙休的一生虽然短暂,但他勤政爱民,关心国家大事,为东吴政权的稳定做出了贡献。他的事迹在后世传为佳话,被后人铭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