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融让梨的故事是中国古代一则脍炙人口的传统美德故事,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文学家孔融幼年时懂得谦让的故事。
故事如下:
孔融,字文举,东汉末年鲁国人,是孔子的二十世孙。孔融小时候聪明伶俐,深受家人喜爱。有一年,家中买回一筐梨,孔融的几个兄弟都争着要吃,孔融却主动提出要先把梨让给长辈。
一天,父亲孔融对孩子们说:“今天你们都去分梨吧,但是要按照年龄大小来分,年龄大的要分到大的梨,年龄小的要分到小的梨。”孩子们听了,都高兴地答应了。
孔融的哥哥们年龄都比他大,他们争抢着要分到大的梨。孔融却主动走到父亲面前,说:“爸爸,我年龄最小,我应该分到最小的梨。”父亲看着孔融,笑着说:“好,既然如此,你就分到最小的梨吧。”
孔融拿着最小的梨,走到梨筐前,却发现最小的梨已经被哥哥们分走了。他有些失望,但还是没有争抢。这时,哥哥们看到孔融手中的小梨,纷纷说:“孔融,你为什么不要大的梨呢?”孔融笑着回答:“因为我年龄最小,应该分到最小的梨。”
哥哥们听了,都感到惭愧,纷纷表示自己应该向孔融学习,懂得谦让。从此,孔融让梨的故事在家族中传为佳话,成为谦让的典范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无论在什么情况下,都要懂得谦让,尊重他人。孔融让梨的故事,至今仍被传颂,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