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前,在一个小村庄里,住着一位名叫孔融的孩子。孔融的父亲是一位教书先生,母亲则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妇人。孔融从小聪明伶俐,深受邻里喜爱。
有一天,孔融的母亲给孔融和他的几个小伙伴每人准备了一个梨。这些小伙伴中,有的比孔融年纪大,有的则比他小。孔融拿起梨,看着小伙伴们,心里想:“我要是先吃,别人就会觉得我不懂得谦让;但如果我不吃,又显得我很自私。”
于是,孔融灵机一动,想出了一个办法。他对小伙伴们说:“我们比赛,看谁先吃完这个梨,谁就是最勇敢、最聪明的小朋友。”小伙伴们听了,都跃跃欲试。
比赛开始了,孔融拿起梨,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,然后慢慢地咀嚼。他一边吃,一边观察其他小伙伴的反应。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大口咬下,有的则小心翼翼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。
孔融心里暗自高兴,因为他发现,那些年纪大的小伙伴虽然吃得快,但吃相并不雅观;而年纪小的孩子虽然吃得慢,但吃得很文雅。他心里有了主意。
过了一会儿,孔融看到有一个小伙伴吃得特别慢,他忍不住问道:“你为什么吃得这么慢呢?”那个小伙伴回答说:“我想把最好的部分留给最需要的人。”
孔融听了,心中一动,他意识到这个小伙伴才是真正懂得谦让的人。于是,他放下手中的梨,走到那个小伙伴面前,说:“你才是最勇敢、最聪明的小朋友,我应该向你学习。”
其他小伙伴见状,也纷纷效仿,大家不再争着吃梨,而是互相谦让,共同分享这个美味的梨。
从此,孔融学会了谦让,他的事迹传遍了整个村庄。村民们都说:“孔融让梨”,成为了邻里间相互尊重、谦让的典范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谦让是一种美德,它能够让我们在与人相处时更加和谐,也能够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加优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