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器晚成”这个成语出自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,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郤缺的故事。

故事背景:

当时,晋国国君晋献公去世,太子姬申生继位,即晋惠公。晋惠公继位后,立了自己的弟弟姬重耳为太子。**,姬重耳并不受宠,他的才华和地位远不如他的弟弟姬夷吾。姬夷吾是晋惠公的宠妃骊姬的儿子,他得到了骊姬的宠爱,因此地位稳固。

故事内容:

姬重耳虽然不受宠,但他才华横溢,有很高的政治抱负。**,由于他的地位不高,一直没有机会施展才华。在晋惠公晚年,骊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,陷害了姬重耳,使他被迫流亡。

在流亡期间,姬重耳历经磨难,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抱负。他游历各国,广结善缘,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。在流亡十九年后,姬重耳终于得到了机会,回国继承了晋国的王位,即晋文公。

晋文公继位后,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华,励精图治,使晋国迅速崛起,成为春秋五霸之一。在这个过程中,姬重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“大器晚成”的道理。

成语含义:

“大器晚成”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有才华的人,虽然年轻时不得志,但经过长期的磨砺和积累,**能够在晚年取得成功。这个成语强调了坚持不懈、努力奋斗的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