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无私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故事,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,主要讲述的是晋文公重耳的一段故事。
故事的主人公是晋文公重耳,他是晋国的一位贵族,后来成为了晋国的君主。重耳在成为君主之前,曾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的流亡生活。在他流亡期间,有一名叫介子推的人一直忠诚地跟随他。
有一天,重耳因为饥饿难耐,晕倒在路边。介子推为了救重耳,割下了自己腿上的肉煮给重耳吃。重耳醒来后,感激不已,对介子推说:“你救了我一命,我一定要报答你。”
后来,重耳成为了晋国的君主,他封赏了所有跟随他流亡的旧臣,但却把介子推给忘了。介子推并没有抱怨,他只是默默地离开了朝廷,回到了自己的家乡。
有一天,晋文公想起了介子推,便派人去请他回来。**,介子推已经离开了,他不愿因为自己的私情而影响君主的大公无私。他留下了一封信,信中写道:“我之所以离开,是因为我不愿因为自己的私情而影响君主的大公无私。君主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,而不是以个人恩怨为念。”
晋文公看到这封信,深感愧疚,他明白了“大公无私”的道理。从此以后,他更加注重国家利益,以公正无私的态度治理国家。
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成语“大公无私”,用来形容一个人心胸开阔,公正无私,不谋私利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