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持之以恒”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。
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,有一个名叫颜回的学子,他非常聪明好学,但有一个缺点,就是容易半途而废。他的老师孔子看在眼里,决定给他上一堂生动的课。
有一天,孔子带颜回去河边散步,看到河边有一棵大树,树根深深扎入泥土,枝叶繁茂,孔子指着那棵树问颜回:“你觉得这棵树为什么能长得这么高大、稳固?”
颜回回答说:“这棵树能长得这么好,是因为它的根扎得深,而且它一直在生长。”
孔子微笑着说:“对,但是这棵树能长得这么好,还有一个原因,那就是它持之以恒,不管风雨,始终在生长。”
接着,孔子又问:“那你觉得自己是不是也能像这棵树一样,持之以恒呢?”
颜回低头想了想,回答道:“我以前总是半途而废,但我愿意改正,从现在开始,我要像这棵树一样,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都要坚持下去。”
从那天起,颜回开始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,无论学习还是做事情,都坚持到底。孔子看到颜回的改变,非常高兴,于是将这个道理总结为“持之以恒”这个成语,用来形容人能够坚持不懈,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只有坚持不懈,才能**取得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