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甫(712年-770年),字子美,号少陵野老,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,被誉为“诗圣”。他的诗歌内容丰富,情感深沉,尤其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,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以下是一些关于杜甫的名人故事:
1. 贫困潦倒的少年时光
杜甫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,但他的父亲早逝,家境逐渐衰落。少年时期的杜甫生活贫困,但他勤奋好学,尤其喜欢文学。他曾说: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”
2. “安史之乱”的见证者
公元755年,安禄山发动“安史之乱”,杜甫亲眼目睹了战乱带来的惨状。他在《春望》一诗中写道: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”表达了对国家破败的悲痛。
3. 流离失所的生活
战乱中,杜甫被迫离开家乡,四处漂泊。他曾写道:“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”在流离失所的生活中,他创作了大量反映人民疾苦的诗歌。
4. 与李白结交
杜甫与李白同在唐代文坛享有盛誉,两人曾结为好友。他们相互欣赏,共同创作了许多诗歌。杜甫在《赠李白》一诗中写道:“青青园中葵,朝露待日晞。阳春布德泽,万物生光辉。常恐秋节至,焜黄华叶衰。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?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”
5. 晚年归隐
杜甫晚年生活困顿,但仍关心国家大事。他在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中写道:“八月秋高风怒号,卷我屋上三重茅。茅飞渡江洒江郊,高者挂罥长林梢,下者飘转沉塘坳。”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。
6. 永垂不朽的诗歌
杜甫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,他的诗歌题材广泛,语言朴实,情感真挚。他的诗歌至今仍被广泛传颂,被誉为“诗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