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空见惯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历史故事,具体的故事如下:

很久以前,有一个名叫王安石的官员,他担任过宰相,推行过一系列改革措施,被称为“王安石变法”。在王安石变法期间,他提倡“重农抑商”,鼓励农业生产,限制商业发展。

有一天,王安石在朝廷上与一位名叫苏轼的大臣讨论国家大事。苏轼是一个文学才子,他对王安石的改革政策持有不同意见。在一次讨论中,苏轼提出了一个观点,认为王安石的政策过于激进,容易引起民怨。

王安石听后,笑着对苏轼说: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这不过是人之常情,何足为奇?”意思是说,人们为了利益而忙碌,这是很常见的现象,不值得大惊小怪。

苏轼听后,觉得王安石的话很有道理,但同时也觉得王安石对这种现象已经习以为常,不再感到惊讶。于是,苏轼回应道:“然则,‘天下奇闻’亦不足为奇乎?”意思是说,既然‘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’是常事,那么‘天下奇闻’也就不奇怪了。

王安石听后,觉得苏轼的这句话很有趣,于是他笑着说:“此言得之,‘司空见惯’也。”这里的“司空见惯”就是指对某种现象已经司空见惯,不再感到惊奇。

从此,“司空见惯”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,用来形容对某种现象或事物已经非常熟悉,不再感到新奇或惊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