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拿九稳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,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名将赵盾的智谋。

故事发生在晋国,当时晋国国君晋灵公荒淫无道,宠信奸臣赵盾的弟弟赵括。赵括仗着哥哥赵盾的势力,骄横跋扈,欺压百姓。赵盾为了国家利益,决心除掉赵括,但又不便直接动手。

一天,赵盾在书房里苦思对策,他的好友魏武子走进来,见状问道:“赵兄,你又在想什么难题呢?”

赵盾叹了口气,说:“我正在想办法除掉赵括,但又怕引起国君的怀疑。”

魏武子沉思片刻,说:“我有个办法,不知可行否?”

赵盾忙问:“快说,什么办法?”

魏武子说:“你可以在国君面前提议,让赵括去攻打一个弱小的邻国。这样,赵括必然带兵出征,那时你就可以趁机除掉他。”

赵盾听后,觉得这个办法可行,于是便在晋灵公面前提议。晋灵公贪图战功,便同意了赵盾的提议。

赵括领兵出征,果然中计。在战场上,赵括骄傲自大,不听部下劝告,结果被敌军击败。赵盾趁机向晋灵公进言,说赵括贪生怕死,贻误战机,请求处死赵括。

晋灵公本就对赵括不满,便下令将赵括处死。赵盾终于除掉了赵括,为晋国除去了一个祸害。

后来,人们将赵盾的这个智谋称为“十拿九稳”,意思是做事有九成的把握,非常稳妥。这个成语至今仍被广泛使用,形容事情非常可靠,成功在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