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五夜望月,又称中秋赏月,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重要习俗之一。关于十五夜望月的背景故事,流传最广的莫过于唐代诗人李白的《静夜思》。

相传,唐代诗人李白在长安(今西安)做官时,因得罪权贵而被贬为江宁(今南京)县令。某年中秋佳节,李白独自一人在江宁的家中,望着明亮的月亮,想起了远在故乡的亲人。此时,他心中涌起一股思乡之情,于是写下了《静夜思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。

诗中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四句,生动地描绘了李白在中秋之夜,望月思乡的情景。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,使得“十五夜望月”这一习俗在中国流传至今。

***还有一则关于十五夜望月的传说,与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有关。

相传,杜甫在成都时期,曾与好友李白、高适等人在中秋之夜,一同登高望月。当时,他们饮酒作诗,畅谈人生。杜甫在月下吟咏了一首《月夜忆舍弟》,诗中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”两句,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。

这两则故事都体现了十五夜望月这一习俗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,也使得这一节日更加富有诗意和情感。如今,中秋佳节,人们纷纷赏月、团圆,共度佳节,传承着这一美好的传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