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尔反尔的成语故事来源于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五年》。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春秋时期,晋国和楚国之间的一次外交事件。

当时,晋国和楚国是两个强大的国家,它们之间经常发生冲突。有一次,晋国国君晋献公派使者去楚国,与楚成王进行外交谈判。在谈判中,晋献公答应给楚国一些土地,以换取楚国的支持。

晋献公的使者回到晋国后,将谈判的情况报告给了晋献公。晋献公听后非常高兴,认为通过这次谈判,晋国可以暂时避免与楚国的战争。

**,晋献公并没有立即履行承诺,而是把这件事暂时放在了一边。过了一段时间,晋献公又想起了这件事,便对使者说:“我们之前答应给楚国的土地,现在可以给了。”

使者听后非常惊讶,因为晋献公之前明明已经忘记了这件事。使者回答说:“大王,您之前答应给楚国的土地,我们已经答应了,现在又反悔,这不是出尔反尔吗?”

晋献公听后,感到非常羞愧,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确实违背了承诺。于是,他决定立即履行承诺,将土地送给楚国。

这个故事后来就被用来形容人说话不算数,反复无常的行为。成语“出尔反尔”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来的,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不一致,说话不算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