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一个佛教故事,名为《舍身饲虎》:

很久以前,在古印度有一个名叫舍利的修行者。他心地善良,修行精进,深受人们的尊敬。有一天,他在外出时,遇到了一只饥饿的老虎。老虎因为长时间没有捕食,已经虚弱不堪,见到舍利后,便向他扑来。

舍利见状,心生慈悲,他知道自己如果逃跑,老虎可能会因为饥饿而伤害到其他无辜的生灵。于是,他停下脚步,对老虎说:“老虎啊,我知道你饿了,我来帮助你。”

老虎听了舍利的話,虽然心中疑惑,但也因为饥饿而无法拒绝。舍利走到老虎面前,轻轻地说:“请吃了我吧,这样你就能得到食物,恢复体力。”

老虎瞪大了眼睛,看着舍利的身影,它无法理解这个修行者为何要牺牲自己。**,在饥饿的驱使下,老虎还是咬住了舍利。

舍利没有挣扎,任由老虎将他吞下。老虎吃饱后,感到非常满足,它看着舍利的身体在腹中化成一股清泉,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感激。

舍利牺牲自己后,老虎的恶行得到了净化,它不再吃人,而是改吃素食。而舍利的善行也得到了佛祖的认可,他因此得到了更高的修行境界。

这个故事传遍了印度,人们都被舍利的无私和慈悲所感动。从此,这个故事成为了佛教中关于舍己为人的典范,教导人们要有慈悲心,关爱一切生命。
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真正的修行不仅仅是在寺庙里打坐念经,更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行为。舍利的善举体现了佛教的核心教义——慈悲为怀,舍己为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