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以貌取人”出自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。以下是一个与之相关的成语故事:
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。当时,鲁国国君鲁昭公为了选拔贤能之士,决定举行一场选拔考试。消息传开后,许多有才学的人纷纷前来应试。
其中,有一个名叫颜回的年轻人,他虽然出身贫寒,但才华横溢,为人谦逊。颜回听说这次考试后,也决定去试试运气。
考试当天,颜回穿着破旧的衣服,脚上穿着草鞋,显得十分寒酸。当他走进考场时,其他考生都穿着华丽的衣服,头戴冠冕,气宇轩昂。颜回的寒酸形象让许多考生和考官都对他产生了偏见。
考试开始了,颜回沉着冷静,答题如流。**,由于他的外表,许多考官都认为他不过是一个穷酸书生,对他并不重视。考试结束后,考官们根据外表和成绩进行了筛选,颜回因为成绩优异,被选入了复试名单。
复试时,颜回再次展现出了他的才华。他的回答不仅逻辑严密,而且富有哲理,让在场的考官们惊叹不已。**,由于之前的主观印象,考官们仍然认为颜回只是个外表寒酸的穷书生,对他的评价并不高。
**,复试的结果揭晓,颜回的成绩名列前茅。鲁昭公得知后,亲自召见了颜回。在交谈中,鲁昭公发现颜回不仅才华横溢,而且品德高尚,于是对他大加赞赏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不能仅仅以貌取人,而应该全面了解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能力。成语“以貌取人”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提炼出来的,用来形容那些只看外表而不注重内在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