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“画蛇添足”的故事:

战国时期,楚国有个风俗,每年都要举行一次“蛇宴”。这一天,楚国的大臣们聚集在一起,用蛇作为菜肴,庆祝丰收。

宴会上,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拿手好菜,其中一位名叫冯谖的大臣,他做的蛇菜最为出色。他先将蛇切成一段段,然后用特制的调料烹煮,最后用筷子夹起蛇段,在盘子上摆成一条蛇的形状。

宴席进行得非常愉快,大家都在品尝美食,欣赏冯谖的蛇菜。这时,楚王提出了一个游戏:谁能用蛇画出最长的蛇,就能得到一份丰厚的奖赏。

大臣们纷纷拿起笔,开始画蛇。冯谖却拿起筷子,夹起蛇段,在盘子上摆出一条蛇的形状。他一边摆,一边笑着说:“我这条蛇最长,一定能得到奖赏。”

其他大臣见状,纷纷放下笔,拿起筷子,也开始在盘子上摆蛇。他们摆出的蛇比冯谖的更长,但冯谖却始终不放下筷子。***一位名叫莫邪的大臣摆出了最长的蛇,赢得了奖赏。

冯谖见状,才放下筷子,拿起笔,开始画蛇。但他画出的蛇却比不过莫邪的,只能得到一份微薄的奖赏。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成语“画蛇添足”,用来形容做了多余的事情,反而弄巧成拙。

成语“掩耳盗铃”的故事:

古代有个小偷,名叫张三。他一心想发财,却苦于没有机会。有一天,他听说邻居家有一口大钟,价值连城,于是心生贪念。

晚上,张三悄悄溜进邻居家,准备偷走那口大钟。他小心翼翼地搬起大钟,准备逃离现场。就在这时,他突然想起一个办法:把耳朵捂住,别人就听不到钟声了。

于是,张三用双手捂住耳朵,继续搬着大钟。他以为自己这么做别人就听不到钟声了,可以顺利地偷走大钟。**,就在这时,邻居家的狗突然大声吠叫起来,引来了邻居。邻居听到狗叫声,发现张三正在搬钟,立即上前阻止。

张三见状,慌忙放下大钟,想逃跑。但已经来不及了,邻居已经追了上来。张三被邻居抓住,送到了官府。官府的人问他为什么偷钟,张三辩解说:“我捂住耳朵,别人就听不到钟声了。”

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成语“掩耳盗铃”,用来形容自欺欺人,明明是做错了事,却还想逃避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