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心致志的成语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《史记》中的一个故事。
故事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的学者朱熹。朱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、文学家、教育家,他的学问渊博,被誉为“儒学之宗”。
朱熹年轻时,有一天,他在家中读书,专心致志地研究《易经》。这时,他的母亲走进房间,看到他如此专注,便悄悄地在他身后放了一只鸡。朱熹并没有察觉到鸡的存在,仍然全神贯注地读书。
过了一段时间,朱熹的母亲觉得时间已经到了中午,便叫朱熹吃饭。她走到朱熹身边,却发现他竟然没有注意到自己。原来,朱熹在读书的过程中,已经把鸡当作了一本书,误以为鸡是一本新书,于是继续专心致志地研究起来。
这个故事传开后,人们被朱熹的专注所感动,认为他能够专心致志地研究学问,一定能够取得很高的成就。于是,“专心致志”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,用来形容人做事全神贯注,心无旁骛。
成语“专心致志”告诉我们,无论做什么事情,都要全神贯注,全力以赴,才能取得成功。这个故事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典范,激励着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保持专注,努力追求卓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