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平则鸣”是一个成语,源自中国古代文学。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段经历。
杜甫,字子美,号少陵野老,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。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,亲眼目睹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,因此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民的同情。
故事发生在唐朝安史之乱期间。当时,国家动荡不安,民不聊生。杜甫目睹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,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满。他决定用诗歌来揭露社会的黑暗,唤醒人们的良知。
有一天,杜甫在长安街头看到一位老人因为饥饿而倒在地上。他心生怜悯,便写下了一首诗《兵车行》:
车辚辚,马萧萧,行人弓箭各在腰。
耶娘妻子走相送,尘埃不见咸阳桥。
牵衣顿足拦道哭,哭声直上干云霄。
道傍过者问行人,行人但云点行频。
这首诗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,表达了杜甫对战争的强烈反对。他的诗歌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,人们纷纷称赞他的勇气和正义感。
**,杜甫的诗歌并没有得到当时统治者的赏识。他们认为杜甫的诗作过于尖锐,有损朝廷的形象。于是,杜甫被贬为华州(今陕西省华县)司户参军。
在贬谪期间,杜甫依然坚持用诗歌揭露社会的不公,表达对人民的同情。他的诗作《三吏》、《三别》等,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。
杜甫的诗歌,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真挚的情感,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。他的“不平则鸣”精神,也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追求真理、敢于直言的象征。
***“不平则鸣”的故事,讲述了杜甫在唐朝动荡时期,以诗歌为武器,揭露社会黑暗、表达人民心声的英勇事迹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面对不公和苦难,我们应该勇敢地站出来,用我们的声音去唤醒良知,追求正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