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一言九鼎》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,意指一句话的分量非常重,有如九鼎之重。以下是一个关于“一言九鼎”的故事大全:

故事一:《战国策·齐策》中的“一言九鼎”

在战国时期,齐国的孟尝君(孟轲)因为一次宴会上的一言九鼎的承诺,救了齐国的国难。

故事发生在齐威王时期,当时齐威王病重,齐国的权臣苏秦和孟尝君都希望拥立威王的儿子为新的国君。苏秦私下里与齐威王的儿子勾结,而孟尝君则公开表示支持威王的另一个儿子。在一次宴会上,苏秦当众质疑孟尝君的忠诚,孟尝君回答说:“我若不忠于齐王,愿以头颅为代价。”苏秦见状,知道孟尝君言出必行,于是不再追究。

后来,齐威王去世,苏秦试图拥立威王的儿子,但孟尝君坚决反对。苏秦无奈,只好放弃。孟尝君的一言九鼎,使得齐国避免了内乱,稳定了政权。

故事二:《史记》中的“张仪一言九鼎”

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,他曾经凭借一句话挽救了韩国。

当时,韩国与秦国交战,形势危急。张仪受韩国国君之托,前往秦国游说。在秦国,张仪对秦惠文王说:“韩国若败,秦国将面临三面的威胁,不如与韩国讲和。”秦惠文王被张仪的话所打动,同意与韩国讲和,从而避免了韩国的灭亡。

故事三:《晋书》中的“王导一言九鼎”

王导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,他的一言九鼎的故事发生在东晋建立之初。

当时,晋元帝即位后,朝中大臣们对于立储问题意见不一。王导在朝会上说:“陛下若立长子为储,则天下安定;若立次子,则国家必乱。”晋元帝听从了王导的建议,立长子为太子,从而稳定了东晋的政局。

故事四:《三国演义》中的“诸葛亮一言九鼎”

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诸葛亮的一言九鼎体现在他劝说刘备放弃攻打东吴,专心北伐。

刘备在夷陵之战后,一心想要报仇,准备攻打东吴。诸葛亮劝说道:“陛下若伐吴,则中原可望而不可及。若先定中原,再伐东吴,则吴国必亡。”刘备被诸葛亮说服,**放弃了攻打东吴的计划,专心北伐。

这些故事虽然各有不同,但都体现了“一言九鼎”的含义,即一句话的分量非常重,能够产生重大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