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牢之(?-466年),字道则,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。他是东晋末年名将,出身于鲜卑族。刘牢之自幼父母双亡,由祖母抚养长大。他少时沉稳,有胆略,以勇力闻名。

他曾担任过司马楚之的司马,参与过多次战役。在桓玄篡位后,他被封为竟陵郡太守,并任用刘裕为参军。刘裕逐渐崭露头角,成为刘牢之的得力助手。

在466年,北魏拓跋焘率军南下,刘牢之派侄子刘裕迎击。刘裕以少胜多,大败拓跋焘。**,在随后的涡水之战中,刘牢之再次被北魏军击败,**自杀身亡,享年六十三岁。

刘牢之的故事在历史上流传广泛,他以勇猛善战而著称,被誉为“勇将”。他的故事也被后人广为传颂,激励着无数英勇无畏的战士。

***关于刘牢之的还有以下一些事迹:

  1. 起家:刘牢之最初是彭城刘氏,出身寒微,后因勇猛善战而逐渐崭露头角。
  2. 镇守京口:刘牢之曾镇守京口,多次击退北燕的进攻。
  3. 与刘裕共事:刘牢之与刘裕关系密切,他非常看重刘裕的才能,曾推荐他为自己的参军。
  4. 战败自尽:在公元466年的涡水之战中,刘牢之再次被北魏军击败,面对困境,他选择了自杀身亡。

*****刘牢之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,他的英勇事迹和忠诚精神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