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出兵神速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最早出自南朝·陈·徐陵(507—583)编著的《与杨仆射书》。该成语原义是形容军队行动迅速,可以用来比喻行动迅速,也可以用来比喻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。它出自南朝·宋·刘义庆的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中的一个故事。
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东晋的王凝之。王凝之是王羲之的次子,他爱慕虚荣,追求功名。有一次,他去见周顗(ji)说:“我年少时做了一个梦,梦见自己与谢尚讨论文义,我谈得非常高兴。后来又梦见与谢尚一起在太极殿上乘车,车子很浅,那一定是升平的时候。周顗说:‘你为什么不去作尚书郎呢?’我回答说:‘这正是我所想的。’周顗说:‘你这话很奇怪,你是不是想作尚书郎吧?’我说:‘道理是这样,有什么奇怪的呢?’周顗说:‘你这话真奇怪,你是不是想作尚书郎吧?’我说:‘道理是这样,有什么奇怪的呢?’周顗说:‘你为什么不去作尚书郎呢?’我回答说:‘这正是我所想的。’周顗说:‘你这话很奇怪,你是不是想作尚书郎吧?’我说:‘道理是这样,有什么奇怪的呢?’周顗说:‘你为什么不去作尚书郎呢?’我回答说:‘这正是我所想的。’”
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“出兵神速”这个成语,用来形容军队行动迅速,也可以用来比喻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,很快就取得了成功。
***“出兵神速”还与东晋的桓温有关。据记载,桓温北伐时,部下请他喝到青梅酒,他感慨地说:“‘宁可我负人,不可人负我。’今日之事,即便神速,又有什么益处呢?”**,尽管他如此说,东晋**还是在他的领导下成功北伐,扩大了疆土。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需了解更多,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汉语言专家。